中财委揭开面纱:人事安排披露 特别提出降杠杆
CFN    2018-04-03 08:05:47    金融APP  阅读 16075

图片来源:中国金融网/图片银行

本文作者新浪财经记者刘金磊 4月2日消息,中央财经委员会今日召开首次会议,意味着中央财经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落定后,该委员会首次对外披露相关信息。习近平为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为副主任,王沪宁和韩正为委员。汪洋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特别指出要国企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 新闻联播未给出开会画面。 中央财经委正式“上线” 将加强决策职能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等四个领导小组改为委员会,自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称呼成为历史,中央财经委员会登上舞台。 新华社称,此举是为了加强党中央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 中央财经委员会将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相比较之下,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职能较为简单,主要是议事协调机构,但于十八大后转变为决策机构。 作为党此前领导经济工作的主要机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于1980年3月17日正式成立,多年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此前鲜有公开披露。 新华社3月31日题为《领航新时代中国经济航船——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中国经济》的文章,首次披露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如何谋篇布局中国经济。 上述文章称,2013年4月17日,十八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讨论了今后一个时期财经领导小组工作的主要内容,强调要充分发挥财经领导小组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中的作用,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就在这次会议上,中央明确了新一届财经领导小组的定位——受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委托进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政策决策的机构。从议事机构到决策机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定位之变,凸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经济工作领导的高度重视。 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改为财经委员会,意味着党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今日会议研究审定的《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规则》,也强调了上述变化,并要求做好经济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会议关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特别指出国企尽快降杠杆 中央财经委首次会议研究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分别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其中,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位于首位。央行今日也就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汇报。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要求中特别指出,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在中国当前稳杠杆和降杠杆的过程中,市场和官方一致认定国企是降杠杆的重中之重。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3月底进行的《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发布会上,专家认为,未来去杠杆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 在3月底的中发高论坛上,新任央行行长易纲在其就职后的首秀中,也指出中国经济宏观上仍然存在着高杠杆的风险,特别是企业部门的杠杆依然较高,部分国有企业的杠杆居高不下,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问题、居民部门杠杆率较快上升。易纲提出,要完善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国有企业的负债约束。 数据显示,2017年国企资产负债率为65.7%,相比上一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抓住主要矛盾。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要稳定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发展中解决问题。要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把握好出台政策的节奏和力度。要分类施策,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市场金融风险情况,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办法。要集中力量,优先处理可能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要强化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组织保障,发挥好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重要作用。要抓紧协调建立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