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来源:中国金融网/图片银行 第一百二十二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 第122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于8月3日(周四)16:00在北京召开,发布机构北京银监局,主发布人北京银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蒋平,主题为“全面助力首都城市发展 推进银行业合规稳健运行”。 欢迎大家来到第122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机构是北京银监局,主题是“全面助力首都城市发展 推进银行业合规稳健运行”,很荣幸今天请到了北京银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蒋平女士;北京农商银行副行长白晓东先生;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张展女士。 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来参加北京银监局的新闻发布会,也衷心感谢新闻界长期以来对北京银行业的关心和报道。 近年,北京银监局按照银监会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密围绕北京市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的工作目标,引领北京银行业全面助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同时持续加强监管履职,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维护首都良好金融秩序,稳步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目前,北京辖内共有政策性银行、中外资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5类,法人机构118家,机构网点总数4774个,总部金融特征明显,集中了较多的金融资源。 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业资产总额21.20万亿元,负债总额20.32万亿元,均占全国银行业的9%左右,资产、负债总额比年初分别下降1.8%和1.9%,主要是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总额比年初分别下降29.8%和13.5%,减少资金空转的监管工作成效开始显现。 各项贷款余额8.2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7.5%,占全国银行业的7%左右。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单月发放额持续下降,投向重点工程、信息科技和文创产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贷款增长较快,银行信贷对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理财产品余额3.16万亿元,比年初下降2.2%,上半年共募集理财资金6.77万亿元,同比下降5.5%,其中同业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同比下降33.8%,机构在开展理财业务时更加审慎。 不良贷款余额305.83亿元,比年初下降32.6%;不良贷款率0.37%,比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对大额不良贷款的集中处置工作成效突出。 上半年,北京银行业共实现利润1281.88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整体呈现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北京银监局重点引领辖内银行业积极服从服务于“一核两翼”、“四个中心”建设需要,把优质金融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致力于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一是助力“两翼”崛起,以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北京版“去产能”工作。北京银监局坚决拥护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引领银行业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和综合化金融服务,通过定向支持疏解领域、业务同城化等方式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支持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如通过建立商圈疏解联席会议机制,支持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批准北京银行筹建城市副中心分行,鼓励北京地区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和创新基地等。 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业支持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融资余额325.25亿元,支持非首都功能疏解融资余额691.53亿元。 二是优化“一核”发展结构,以治理交通、环境促进北京版“补短板”工作。北京银监局遵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新要求,引导辖内银行业积极服务于治理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补充完善群众生活服务设施等工作,致力于改善首都城市面貌、涵养城市未来发展生力。 截至6月末,辖内主要中资银行支持绿色交通运输领域的轨道交通贷款余额1372.00亿元,同比增长5.8%;绿色信贷领域贷款余额9017.68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节能环保贷款余额7560.80亿元,同比增长9.0%;支持棚户区改造融资余额1397.35亿元。北京银监局积极引领北京银行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等“高精尖”产业的支持力度,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截至6月末,辖内主要中资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445.13亿元,对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972.84亿元。北京地区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占制造业贷款的比重持续提升,已达到17.7%。 三是着眼区域发展全局,以支持重点工程建设激活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脉络。联动市发改委、市金融局等有关部门,搭建重点工程投融资对接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等银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鼓励银行业机构积极创新产业基金、专项债券等融资模式,全方位支持关键项目落地,以点带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银行业已逐步建立起重点项目融资支持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协同推进项目建设。
截至6月末,辖内中资银行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融资余额6766.83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支持项目677个,其中,支持交通体系建设和新机场建设融资余额分别为1918.36亿元和48.95亿元;对2017年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融资余额1552.5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两成,上半年累计投入502.83亿元,支持项目63个。 四是推动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发展,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培育经济新动能。北京银监局积极联动有关部门完善配套措施、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引领银行业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推动首都文化金融纵深发展,支持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建设。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方面,联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起草北京银行业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评估方案,联合中关村管委会出台投贷联动“京十条”,落实风险补偿措施,重点推进中关村银行设立和投贷联动试点工作。 截至6月末,辖内中资银行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089.47亿元,内部投贷联动贷款余额13.56亿元,投资余额1.75亿元,外部投贷联动贷款余额56.70亿元。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已设立3家中关村分行、939家银行网点。推动文化金融发展方面,制定“2017年推动北京银行业文化金融发展工作方案”,鼓励银行业积极创新产品和融资渠道,破解文化创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风险难题。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业对文化创意产业贷款余额1696.60亿元,同比增长12.7%。 第五个方面是强化监管履职、严守风险底线,全力维护首都良好金融秩序。北京银监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的战略部署,认真执行银监会有关工作要求,着力强化监管履职,规范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上半年,会同有关部门密集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分类施策”维护首都房地产市场稳定。 辖内银行业落实调控措施效果显著:3月至6月,辖内银行机构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金额分别为239.21亿元、236.08亿元、218.15亿元和158.46亿元,贷款发放节奏持续放缓;执行“317新政”的个人住房贷款中,支持“刚需”群体购房的贷款发放额占比超过七成,符合政策导向。 北京银监局将牢牢把握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四项原则,全方位落实全国金融会议精神,认真执行银监会和北京市工作部署,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引领辖内银行业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和动能转换,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有力支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