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业银行匠心铸造绿色金融
CFN    2018-07-04 17:45:54    金融APP  阅读 12308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谈建平 通讯员 沈小进 图片来源:中国金融网/图片银行 江苏唯一一家总部设在县级市的城市商业银行———长江商业银行历经十年栉风沐雨的洗礼、春华秋实的更替,秉承着“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为股东创造理想价值,为员工提供发展未来,为社会创造价值财富”的使命和“建设成为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小微企业专营银行”的企业愿景,匠心铸造绿色金融,致力服务长江两岸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踏上了业绩与品牌“双升”、转型与创新“共进”的奋斗之路。 服务绿色经济 践行普惠金融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二者唇齿相依、共荣共生。一直以来,时刻不忘金融本源的长江商业银行坚持以做强做大传统业务为主业,以服务绿色经济、促进区域发展为己任,坚守服务小微的战略定位,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17年12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67.39亿元,较年初增加26.85亿元,同比多增19.10亿元;存量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4万户,同比增长1914户;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87.30%,同比增长0.07个百分点。 选择“小”客户,发放“小”额贷款,对该行而言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持之以恒的战略。该行选择小微企业,既是响应国家政策,符合江苏沿江两岸区域发展需要,也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该行董事长朱惠健告诉记者:“中国不缺大银行,缺的是深耕地方、服务小微的小银行,缺的是能够在金融服务不充分的领域拾遗补阙、践行普惠金融的特色化银行。做对社会有用的银行,是我们这样的小银行的必然选择。”正因为这个选择,长江商业银行不嫌细微、不怕繁琐,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为了能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精细化的服务,长江商业银行建立了一支“肯吃苦”的小微企业客户经理团队。 他们按照区位,将市区、乡镇划片分区,以“长江社区行”的方式,实施社区化经营,并上门向客户提供各种服务。 当下,一系列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适应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用款需求的产品相继而出,“小微信融乐”、“小微票融乐”等一经面世就大受市场欢迎,特别是“农机贷”、“贴息贷”等多种因地制宜的“三农”贷款产品的推出带动了涉农贷款的稳步增长,有力地支持了长江两岸绿色农业的发展。 支持长江战略 拓宽服务领域 2009年6月23日,泰州市海陵区府前路上的鞭炮声,拉开长江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发展的序幕。十年来,长江商业银行先后在长江两岸的泰州、扬州、宿迁、盐城、南通、无锡等长三角地区开设分支机构,同时构建了遍布城区的自助银行服务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打破城市金融发展的局限性,主动服务绿色经济,全力支持长江战略,拓宽了金融服务领域和范围。目前,该行分支机构达13个,自助银行网点逾110个,已逐步成长为网点覆盖苏中,布局苏南、苏北的现代化城市商业银行。 同时,各分支机构与总行“一脉相承”,与总行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和契合性,在所在区域不断发力,服务小微、服务“三农”、服务环境整治、服务河道清理,为所在区域经济发展输送着“长江银行”活水,进一步提升了该行的区域影响力。 在不断扩充实力的同时,该行在激烈的竞争中积极主动拥抱科技,拥抱互联网,率先推进同业合作、跨界合作。近年来,该行又围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陆续开发了一系列科技系统。 今年,该行立足科技前沿,开展新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构建弹性灵活、安全合规的分布式基础设施架构,打造“同城双中心应用双活”模式,更好地保证交易突发需求,提升了业务的稳健性。同时,该行启动了与腾讯云等金融科技领域顶尖厂商合作,不断探索提升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力争今后能够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反欺诈等先进技术运用到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优化服务体验。 跨区域经营与拥抱科技、拥抱互联网,让长江商业银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日益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中,保持了持续良好的发展势头。十年探索,该行用实践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在成就客户中回报股东,在成就员工中孕育未来,使得客户、员工、股东、银行共同成长,从而使自己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 围绕着长江两岸如火如荼的城市经济发展,长江商业银行凭着风雨十年涵养出的一股韧劲和执着,将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潜心耕耘着城市金融这份事业,朝着小微精品银行的目标迈进。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