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创新普惠金融初见成效
CFN    2018-07-17 16:15:47    金融APP  阅读 12933

中国金融网讯 为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与普惠金融紧密结合、协同推进的有效途径和特色模式,2017年,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在六盘山片区定西市开展了普惠金融创新推进工作,通过深耕金融精准扶贫、县域经济发展、小微企业融资等关键领域,定西市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促进脱贫攻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基本做法 推动“政策普惠”,提升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合力。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与定西市中心支行加强上下联动,促成建立了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扶贫政策、监管政策等有机结合的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引领支撑体系。政府部门从涉农贷款风险补偿、财政资源分配、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等方面出台财税扶持及奖励政策近10项,鼓励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扶贫开发、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推动“产品普惠”,提升特色产业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大力推进“一县一业”、“一行一品”、“一产一策”普惠金融创新行动。围绕支持马铃薯产品开发的“蓝天模式”贷款,打造形成了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建立了完善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提升了企业对贫困农户的增收带动能力。创新的“陇药通”、“金薯宝”、“安居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成为农村金融领域拳头产品。探索推动政银保合作,首创推出的畜草产业保证保险小额贷款。采取“政府购买+保险公司优惠+被保险人自担”的方式,加快保险产品创新,在全国首推 “中药材产值保险”。推出的“两保一孤”保险解决了特定贫困人群因病无钱医治而返贫难题。 推动“信贷普惠”,提升扶贫领域金融资源覆盖率。建立政银保合作和政策叠加两项机制,落实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宏观审慎管理三项保障,推行了自主、组合、互助、共享等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模式。一是自主发展模式。直接发放贷款支持有自主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产业。二是组合发展模式。将政府产业政策、财政担保,银行贷款、保证保险相结合,实现保险、政府、银行共担风险、财政贴息的运作机制。三是互助发展模式。将村级互助资金作为担保金增信,银行以5-10倍授信,增加扶贫资金供给。四是共享发展模式。向小微企业贷款过程中,附带聘用贫困户务工条件,并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 推动“信用普惠”,提升信用信息覆盖广泛性。深入推进“信用评级+再贷款+小额信贷”联动工作,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创造农民公平获得贷款机会的主要抓手。引导农信合机构充分应用评级结果,合理运用再贷款资金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促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深度融合,2017年通过扶贫再贷款为贫困户减少利息支出1亿元。通过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将信用户一般授信额度由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5万元以上,最高额度达到30万元。简化信用户贷款审批程序,实行优惠利率,让守信农户得到实惠,形成“扶持一个,带动一批”的示范效应。 推动“服务普惠”,提升社会群众金融服务便利性。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商业街道等区域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出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POS支付等一系列非现金结算方式,建成现代支付服务示范街2条,专业市场3个,将现代化支付结算服务深度融入农村商品流通环节,提高农村地区结算服务便利性。依托超市、农资站、农村电商、村邮站等优化升级现有金融服务便民点,实施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搭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金融服务网络。目前,定西市已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3672家,乡镇、行政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5%。 推动“知识普惠”,提升普惠金融知识普及性。指导金融机构制作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的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品,以“强化金融消费者风险责任意识”为主题,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培育提升公众金融风险意识。先后在7个重点乡镇开了“精准扶贫青年在行动·普惠金融大讲堂进乡村公益巡讲”活动,形成了“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良性互动的金融宣传和金融维权长效机制。2017年,金融服务投诉率较上年降低了40%,涉农领域金融服务零投诉。 初步成效 金融服务方式与农业产业发展契合度、关联度明显提升。定西市金融机构遵循信贷政策产品化、信贷服务便利化、信贷模式本土化原则,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创新金融参与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形成了可供借鉴复制的全方位、广覆盖、多元化金融系列产品。探索推广了“订单金融”服务方式,采取“农产品+电商”、“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信贷模式,受益农户超过13万户,受益企业超过1200家。 现代化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在农村实现全天候、宽领域覆盖。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数字普惠在农村地区得到长足发展。定西市农村金融服务半径由8公里缩短至2.4公里。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支持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让农民获得贷款的均等化程度显著提升,广大农户切身感受到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果。涉农金融机构通过提高信用农户的授信额度,简化审批程序,实行优惠利率,让守信农民得到实惠。定西市累计评定信用农户50万户,占到农户总户数80%。 涉农金融资源供给持续性、有效性得以巩固和加强。“三农”领域贷款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三农”经济对金融的吸纳能力有所提升,扶贫金融成为当前涉农金融供给的主攻方向。“十二五”以来,定西市“三农”领域贷款年均增速达到29%,较全省平均增速高近4个百分点。其中扶贫领域贷款占比为28%,高于全省水平15个百分点,扶贫贷款规模占全省扶贫贷款总额的8.33%。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