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报金融犯罪 信用卡诈骗西城案发量最多
CFN    2018-07-05 19:28:20    金融APP  阅读 11569

图片来源:中国金融网/图片银行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梦遥) 7月4日,北京市检察院通报去年全市金融犯罪检察工作情况。记者了解到,打着“互联网金融”等新热点名义的犯罪增多,以虚拟货币和“区块链”名义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开始出现。   朝阳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最多   从北京全市范围来看,去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889件1342人,受理金融犯罪审查起诉案件820件1480人。案件数量和涉案人数均上升,非法集资案件呈增长态势。   据北京市检察院统计,在金融犯罪领域,罪名主要集中于信用卡诈骗和非法集资犯罪。   在去年审查起诉的案件中,信用卡诈骗罪以392件的数量占全部金融犯罪案件的47.80%,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302件的数量居于第二,占全部金融犯罪案件的36.83%。   在北京检方查办的金融犯罪案件中,案件区域分布相对集中,并且体现区域特色。仍以审查起诉案件为例,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案发量最多的是拥有CBD等商务核心区的朝阳区,朝阳区院受案200件,占全市案件的66.23%。   在信用卡诈骗案件中,案发量最多的是拥有各大银行总部的西城区,受理审查起诉犯罪案件119件,占全市案件的30.36%。   以“区块链”名义实施非法集资行为开始出现   据北京市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检察官姜淑珍介绍,以互联网金融名义实施金融犯罪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近年来,假借P2P名义搭建自融平台,通过发布虚假的债权转让项目为自身融资的案件逐年增多,危害也愈来愈大。此外,以虚拟货币和“区块链”名义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也开始出现。   姜淑珍说,从检方办案情况来看,诸如“e租宝”案等大要案有所增多。这些重大案件中,多采用集团化、跨区域、多层级的运作模式,涉案公司在短时间内制造一定数量的公司群,波及多个地区。这些公司实际控制在同一人之手,彼此关联,互相掩护,对投资者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实施非法集资人员和被集资人员数量均巨大。   而一旦案发,实践中追赃减损极其困难。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