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北京银监局获悉,2016年北京银行业整体运行较为平稳,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为首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在北京,银行业通过不断创新的金融服务,为科创企业源源“输血”,缓解文创企业的融资瓶颈,助力首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 据北京银监局统计,截至2016年末,辖内文化创意产业贷款余额1511.16亿元,同比增长37.29%,文创特色支行数量增至28个。 “银税互动”作为支持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模式,将纳税信用记录作为企业信贷的“通行证”,不仅解决了小微企业“缺信用、缺信息”造成的融资难问题,而且健全了社会信用体系、鼓励企业诚信纳税,推动纳税结果的增值运用。 据北京银监局统计,截至2016年末,共发放“银税互动”贷款10.78亿元,扩大合作银行范围增加至40家。据测算,贷款利率低于辖内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利率约0.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截至2016年末,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15.63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量高于上年同期503.22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5.44个百分点。 除了小微企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触角也逐渐向农村蔓延。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据北京银监局统计,截至2016年末,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1707万元,同比增长326.75%。截至2016年末,辖内中资银行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贷款余额198.83亿元,同比增长52.5%。 推动棚户区改造,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得有“钱袋子”做支撑。2016年,国开行北京市分行率先与丰台区和房山区合作,试点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模式落地。截至2016年末,该行政府购买棚改服务贷款项目已扩大至朝阳区和密云区,牵头多家银行组建银团贷款11个,其中,已实现贷款发放185.29亿元。 政府购买服务,只是棚户区改造模式之一。据北京银监局统计,截至2016年末,北京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贷款余额1181.22亿元,比年初增加266.55亿元,增长29.14%。其中,棚户区及垦区危房改造贷款余额1047.85亿元,占比88.71%。 (北京日报记者 范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