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商银行扩张看中国金融开放提速趋势
CFN    2018-04-12 08:11:38    金融APP  阅读 1604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举旗定向,明确了一系列支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方向。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对外开放也在换挡提速。这不仅表现在不断降低外资进入门槛,还表现为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布局加快。4月10日,浙商银行香港分行开业,该行国际化战略布局迈出坚实一步,也为我国银行业探索国际化经营又添一崭新案例。 “引进来”松绑“走出去”加速 一边强监管、去杠杆,一边释放“全面开放”信号,是金融业面临的最新发展形势。 2017年1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要求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继续着眼“引进来”,向外资开放市场。 同时,在响应国家战略、推动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催化下,中资银行纷纷“出海”,成为金融机构“走出去”的主力军。 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开拓全球化布局最为积极,截至2017年6月底,五大行在全球50多个国家建立了1310家海外机构。 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紧跟其后。在浙商银行之前,招商、浦发、民生、光大、兴业等5家已在香港设立分行,华夏、渤海、广发、平安等银行也在香港设立了代表处。 作为设立香港分行较早的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目前已拥有永隆银行、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6家海外分行等多家分支机构,浦发银行除了设立境外分行,还在香港成立了投资银行子公司浦银国际。 浙商银行成立于2004年,是银行业的“00”后,但发展十分迅速,走出杭州、布局浙江、走向全国、试水国际化,发展之路独具特色。在香港分行成立之前,浙商银行的国际业务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推出本外币远期、掉期、期权和利率互换等衍生工具;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开展差异化竞争,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为出口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流动性服务。 股份制银行国际化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特点,银行业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融入当地、差异化竞争成立足关键 与同行们一样,浙商银行对香港分行寄望颇重,希望它成为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平台,积累经验,为进一步国际化准备条件。在10日的开业仪式上,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就明确表示,设立香港分行是浙商银行服务特区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自身推进国际化布局、提升全球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的首要选择,作为全行境内外业务的联动平台和对外窗口,香港分行要为浙商银行今后的境外布局积累管理经验和储备人才。 但香港目前持牌银行已有155家,竞争激烈,浙商银行要如何走好国际化的第一步呢? “香港分行将秉承总行理念,结合香港市场特点,按照先公司银行业务,后私人银行业务;先商业银行业务,后资本市场业务;先成熟、主流产品,后特色、创新产品的发展路径,分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用3-5年为客户提供全面、深入的金融服务。”从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的这一表态可以看出,其香港分行今后将发挥自身特长与同行展开差异化竞争。 浙商银行的优势之一是对内地优质贸易企业、“走出去”企业及其上下游和完整供应链非常了解,能提供更符合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 生产磁悬浮轴承的天津飞旋科技有限公司想用租赁销售方式扩大销售,但经过测算,如果将使用公司产品而节约的电费作为租金收入,至少要2年时间才能全部回款。于是浙商银行开发出基于产业链金融的合同能源管理方案,给予飞旋科技直接授信额度和基于供应链下游企业供应链管控额度。这样一来,处于供需两端的飞旋公司和下游企业,分别免去了先行垫款和一次性大投入的问题。 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打造特色服务是浙商银行另一优势,这让香港分行直接站上应用科技的高起点,背靠总行令其利用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大大提升。 基于这两个优势,浙商银行一方面将依托香港分行,为进出口贸易企业、“走出去”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境外优质企业提供跨境联动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将充分利用香港分行的渠道,扩大与国内中小金融同业的合作,提供包括清算、代理、融资等在内的跨境同业服务。 银行业国际化为全面开放护航 受益于对外开放,国内银行在规模、风控、产品以及盈利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具备了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但这不足以解释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为何会突飞猛进。 国际化经营不仅是银行业应对市场竞争的手段,也是服务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在中资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会产生大量人民币跨境清算等需求,“一带一路”的推进也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浙商银行等中资银行试水国际化,正是对国家战略的响应。 目前,人民币已成全球第三大交易货币,这势必会推动海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进而在离岸人民币存贷款、离岸人民币债券、以及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衍生品等相关离岸业务方面产生广阔空间。 而伴随着中资企业“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力度加大,对境外项目运作、投资并购和境内外资源整合等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加。通过开办境外分行将金融服务由传统的结算、融资等,延伸到为企业提供人民币跨境融资、利率与汇率风险管理以及债务资本市场服务等“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既可提升银行自身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也让“走出去”的企业发展更顺畅。 多重因素的合力共振,在中国银行业掀起一场国际化经营的新浪潮,如何借此时机发挥对实体经济以及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成为行业必须回答的问题。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