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 路透中文 路透早报 图片来源:中国金融网/图片银行 中美贸易紧张态势本周再起波澜。继宣布对50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威胁将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中国则不甘示弱立刻警告将进行报复。 受此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本周累计下跌约1,000个基点,沪深股市也大幅下滑。 而另一方面美元则保持近期的强势,美元指数触及11个月高位,受美债收益率攀升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应保持渐进加息步伐的支撑。 英镑本周也明显复苏,因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霍尔丹加入呼吁升息的阵营。 展望下周,数据方面美国和英国将公布第一季GDP的修正后数据,欧元区将公布最新的通胀和货币供应数据,而中国将发布一季度国际收支。 财经事件方面,欧洲央行管委会下周将举行会议,但无利率宣布安排,新西兰央行则将在当地时间周四公布利率决定。 **人民币跌破6.5** 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明显推升市场谨慎情绪,端午小长假后首日人民币兑美元便大跌逾500点,随后几个交易日接连刷新五个月低点;除了人民币大幅下跌之外,沪综指小长假后首个交易日亦大跌3.78%创近两年新低,为逾四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本周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大跌约千点,企业和自营避险情绪明显升温,市场人士指出,本轮大跌仍属于在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推涨美元背景下的正常行情,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短期冲击市场情绪,但不必“杯弓蛇影”。 “中美贸易战没有阶段性缓和前,人民币将承压,”招商银行外汇首席分析师李刘阳称,“之前很多人预期中美会在开战前谈妥,现在看低估了局势的复杂性。” 也有市场人士指出,和2015年底和2016年的两波股汇双杀不同,本轮汇率大跌主要受中美贸易摩擦和美指走升的双重拖累,市场走势基本遵循定价机制,尚未出现明显恐慌性交易,监管对人民币大幅波动容忍度亦有所上升;而监管层亦要警惕贬值预期可能恶化的挑战。 “贸易战引发避险需求导致的美元阶段性急速升值,全球货币普遍兑美走弱,人民币在新兴市场货币中的表现反而是相对稳健和坚挺的,这反映了人民币基本面的夯实。”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 他并强调,人民币基本面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美元升值的硬币另一面,人民币将大幅贬值甚至破七是有失理性的。但程实也强调,其判断9月是美元指数可能的高点,因美国9月第三次加息可能落地,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有压力,但也不至于失控。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五盘中报6.5035元,曾触及6.5078元,创1月11日以来新低。 受中美贸易紧张形势的影响,新兴市场货币和风险货币全线下挫。其中澳元兑美元一度跌至一年低点。 **美元持坚,英镑反弹** 美元指数本周触及11个月新高,而欧元一度跌向2018年内低位,因投资者加大押注欧美央行货币政策的长时间分化。不过欧元周五反弹,兑美元报1.1662,因欧元区经济数据改善且意大利政届人士再度保证不会离开欧元区。 美中贸易冲突的疑虑在近日官员谈话中显得特别突出,提振了美元,因交易商认为更为严重的贸易争端将会推动美国通胀,迫使美联储进一步升息。 与此同时美国长期公债收益率从三周低点反弹,也为美元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周四美元指数触及95.533,创2017年7月中旬以来最高。周五则回落至94.517。 另一方面,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霍尔丹在周四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意外加入支持升息的少数决策者阵营,可能提高市场对英国央行在8月举行的下次会议上进行10年来第二次加息的预期。 英国央行还发布了关于何时可能开始缩减其4,350亿英镑购债计划的新指引,称利率达到约1.5%后就可能缩减购债,此前的指引为利率达到约2%时就开始行动。 在这一因素提振下,英镑兑美元一度高见1.3282,脱离七个月低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