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帝国”为何迎来诸神的黄昏?
如卿    2018-04-09 15:47:23    金融APP  阅读 13000

核心提示:回顾2008年那场令人心有余悸的金融风暴,有太多与现在的相似之处。在那场金融浩劫之中,你可知道,除了美国之外,第一个倒下的是谁?   对,就是冰岛。曾经号称“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 之一,在2008年美国次贷风暴点燃之后,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崩溃。   北欧神话 奥丁神域   冰岛,这个人口只有33万的偏远岛国,有着外星球般的绝世美景,空气和水源的清新纯净在世界堪称第一,生活质量和生活指标均是位居世界前列;社会方面,接受教育直到大学都是免费的、医疗是免费的、子女抚养的部分费用国家管到18岁、失业的救济金与上班赚的相差无几。呵呵,这是需要掌握“精准投胎术”的。   可是,这样的“高福利”模式,必定需要国家的“高支出”。以前,冰岛是靠捕鱼为生,可是后来觉得,这样来钱实在太慢了!   2002年,冰岛做了一个决定,大家“上岸”一起搞金融吧。做法是以高利率与低管制的粗放金融环境吸引外资,同时社会资源向金融业倾斜。   倾全国之力,冰岛银行业得以高歌猛进,通过高负债急剧扩张资产业务,向海外发放了大量的贷款。据说,到了2008年危机前夜,冰岛3个大银行的资产居然已经膨胀到了冰岛GDP的8倍。为了追求利润的增长,冰岛3大行涉足跨国投机的套利交易:从低利率的外国或者国际投资客手上借出资金,再投入收益丰厚的债市,折让冰岛在获取高收益的同时,也欠下了一大笔外债。   十多年来,冰岛欠下的外债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其实也就相当于这次贸易战之前,特朗普对贸易顺差的要求。但是,冰岛央行所能动用的流动资产却仅有40亿美元,GDP也仅仅只有193.7亿美元。简单地说,25倍的国家金融杠杆或者5年的GDP总额,比较33万的人口,可想而知人均是多么的富有。   西弗女神的降临   国家如此高杠杆运作,自然冰岛全民也不甘落后。普遍受过良好教育的冰岛人,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他们觉得,比起风吹日晒的搞渔业、果然还是西装革履的金融业更适合他们。就算自己在金融业务方面虽无经验,却毫不怀疑自己的表现将无人能比。   确实,冰岛人是有智慧的,在如何获得更高的杠杆、套出更多的资金方面,他们还发现了利用汇率套利的好方法。例如,在冰岛克朗持续升值、当地利率高达15.5%时,冰岛人想套出更多的钱,便去申请利率较为低廉的日元或其他币种的贷款,这样就可以买现在原本买不起的东西了。直到金融危机前夕,冰岛家庭平均承担债务达到可支配收入213%,而爆发次贷危机的美国,也仅仅是140%而已。   一位对冲基金经理这样解释冰岛银行业的运营机制:你有一只猫,我有一条狗。我们协定,两只动物各值10亿美元。我以10亿的价格把狗卖给你,你以10亿的价格把猫卖给我。现在,我们不再是宠物主人,而是拥有10亿美元新购资产的冰岛银行了。就这样,冰岛凭着通货膨胀的币值,靠着左手倒右手的来回交易,资本居然就凭空增值了。   战神提尔登场   这时候,银行家们就开始登场了。他们从彼此手中以飞涨的价格购买东西,借取数百亿的资金,再将其借给他们在冰岛的内部小圈子,然后,这些内部圈子里的人再用这笔钱买下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国外资产。   靠着“资产不会下跌”的信念,冰岛银行家们开始疯狂地海外买买买。兰兹银行 (Landsbanki)成了英国西汉姆足球俱乐部的大股东, 博股投资公司 (TheBaugurGroup)买下了英国著名的福莱莎百货公司,并在美国萨克斯第五大道百货公司拥有股份,另一家投资公司斯托蒂 (Stodir)则在美国航空公司中拥有大量银行业向私人部门提供的信贷增长额。   深信自己投资眼光、企图靠着杠杆发家致富的冰岛人,买下的其实都是二流的航空公司、小规模的零售店、对具体运营一无所知的企业的股权。当然,也包括引发全球投资者恐慌、引爆危机的次级按揭资产。   在放纵的金融热潮之中,国内资产自然也是不断膨胀。冰岛商业银行竞相提供低利率、长期限的住房贷款 。有些银行甚至在提供贷款时不要求贷款者出示购房证。如此放纵的制度,自然 引来了无数炒房客与投机客,于是,冰岛的房价也是节节攀升!

洛基的微笑   泡沫翻腾之时,实业自然凋零。2006 年,冰岛金融、地产及与之相关的建筑业上升至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在 GDP 占比高达 37%;与此同时,渔业这一传统主导实体产业却持续萎缩,在 GDP 中占比从 1996 年的 13.8% 下降到 6.6%。   由于产业的空心化,冰岛的出口自然备受打击,加上高额的负债,冰岛的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金融危机前夕,冰岛基准利率升至 15.5% 的历史新高,加上巨额的对外负债,收入项目出现大幅赤字,推动经常项目赤字占 GDP 比重创 35% 的历史新高。   在冰岛人靠着举债挥霍明天之时,现在的生活压力却在节节攀升。随着投机资金的疯狂涌入,冰岛物价节节攀升,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2008年6月,冰岛的CPI达到了12.7%,而到了8月,这一数值攀升到了14.5%!   这一切,都为在热炒之下不断升值的冰岛克朗、泡沫翻腾之下不断发展的冰岛经济,埋下了伏笔。   雷神之锤   2008年,泡沫终于现出原形、金融风暴强势来袭,高负债、高杠杆的冰岛便成为了第一个卧倒的对象。   危机乍现、流动性突变,世界各国金融机构都不得不收紧自家的口袋,靠着举债度日、又欠下巨额外债的冰岛遭受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之前盲目大举投资的国外资产,尤其是大量次级按揭资产的银行,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冰岛克朗也开启了自由落体模式,随着国际金融风向的突变大幅贬值,2008年1~8月,贬值幅度超过了30%。   冰岛的金融和经济体系陷入了全面崩溃。股市在暂停交易三日之后,开盘狂跌77%,比一年前的市值蒸发了92%。   国家陷入全面崩盘,民众的生活也是惨不忍睹,面临着巨大的还款压力。冰岛人之前靠着汇率差、利率差套来的便宜资金,此时却变成一座大山。由于汇率下跌、货币贬值,因此冰岛人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归还变得极其昂贵的美元或者欧元贷款。   比如冰岛人之前普遍玩的一招以外币形式作为抵押贷款买房,本来要还500万人民币,随着冰岛克朗的贬值,现在就要还900万!   有贷款大户甚至在一夜损失了10亿英镑。有个叫做程吉思的富商最惨,随着冰岛银行的国有化,由于没能及时归还贷款利息,短短24小时内,痛失10亿英镑,期货合约、股票等抵押物均被抛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对于明天的乐观预计之下,无论国家或者企业、个人纷纷靠着贷款来消费、来投资,这就陷入了借新债、还旧寨,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待到无钱可借、待到流动性突变之时,就是资金链断裂之时、就是全面破产之时!   今天,各种“套路贷”“现金贷”“消费贷”是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而各种因债务而破产的新闻也是大量涌现,“裸条”事件暴露的,除了贷款公司的丑恶,更是借债人本身的无知!   同时,在追求发展之时,绝对不可放松金融监管!   为了追求更快更好的发展,冰岛高举金融自由化大旗,以毫不设防的金融管制,吸引大量资金佣金冰岛,并将其可以创造出来的巨大信用发挥的淋漓尽致,织造出一片繁华假象,导致泡沫翻腾、实业空心、债台高筑,因此在金融风暴来袭之时成为了第一个卧倒的对象。   因此,金融强监管不可或缺,过去,由于金融的过度放纵滋生了太多套利行为、造成了资金脱虚向实,在资产欢腾上涨之时,实体却是一地鸡毛。待到类似当年次贷风暴的导火索一旦点燃,势必会造成难以预计的惨痛后果。

下载